一边是焚烧厂“嗷嗷待哺”,一边是乡镇垃圾“无处安身”,中国城乡垃圾如何破局?

发布时间:2025-07-01

当前,一场由“资源错配”引发的垃圾处理困局正在全国蔓延。一方面是城市的“原料荒”:部分新建大型垃圾焚烧厂产能过剩面临“吃不饱”的窘境,被迫跨区域收运县域及农村垃圾。另一方面则是乡镇垃圾的“处置难”:偏远的县城、乡镇和农村地区,因填埋场的终结,大量垃圾陷入“无处安身”的境地。




近日,一项通过科技成果评价的“生活垃圾分子膜发酵仓资源化利用技术及成套设备”,为解决这一困局提供了全新路径。该技术由万容科技自主研发,正成为城乡垃圾处理矛盾的破局之道。




 


该技术以高效分子膜发酵仓为核心单元,集成预处理、快速腐熟、筛分技术链,对废弃物中的有机质进行生物分解、腐熟、同步实现高效除臭和干化,最终将有机垃圾转化为营养土或有机肥,直接用于园林绿化及土壤改良。而对于分选出的塑料包装等高热值组分,则制成形态稳定、热值标准、约占总处理量 35% 的垃圾衍生燃料(RDF)。
 
破局一:化解焚烧“饥饿”

RDF 作为标准化燃料产品运输,具有易于储存与长距离运输的特性,显著降低了单位热值的运输成本,降幅可达 85% 以上。这使得 RDF 能够经济高效地输送至远在数百公里之外“嗷嗷待哺”的焚烧发电厂或水泥窑,作为优质的替代燃料,有效填补了大型垃圾焚烧厂的原料缺口。



 
破解二:县域易腐垃圾也有了安身之地
 
分子膜发酵仓技术适配小型化应用场景,为破解乡镇垃圾困境提供了根本性方案:通过就地建设生态处理中心——“绿岛”,实现县域废弃物一站式协同处置,可高效处理生活垃圾、厨余垃圾、市政污泥、畜禽粪污、农村秸秆等多种有机废弃物。
 

县域垃圾中有机组分(如厨余、秸秆、污泥、果蔬垃圾、畜禽粪污等)在站内高效转化为营养土或有机肥,直接用于本地土壤改良或园林绿化,实现就地资源化循环利用。分选出的高热值组分(如塑料)与生活垃圾一起制成标准化 RDF 燃料,外运至能源企业。
 
目前,万容科技分子膜发酵仓技术已在湖南、广东、河南、湖南等多个省份生活垃圾处理项目中实现产业化应用。




 
专家一致认为,该项科技成果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,为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提供了适用可行方案。”
 


Copyright 2021©by 万容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08747号-4 康曼德网站建设 网站统计